在各个领域,论文是常见的学术形式,种类繁多,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等。本文整理了7篇法学专业的优秀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1
As is known to all, when students graduate, most of their textbooks are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however, those textbooks are often thrown away. This is a waste of resources. Therefore, some people hold that textbooks should be reused for several benefits.
First and foremos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waste will be avoided. One student's trash can become another student's treasure. Second, reusing textbooks will lead to a cut in expenses on textbooks. Third, less new textbooks and more second-hand textbooks mean that a great deal of natural resources will be saved. Lastly, pollution produced by paper mills will be reduced.
In my view, reusing textbooks should be advocated because it can make our environment much better. Besides, students do not have to spend too much money on textbooks. What is more, reusing textbooks can help promo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easuring natural resources.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2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为大批专科生、高职生实现本科再教育的梦想提供了平台。但由于专升本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将有助于专升本学生的成长成才。
论文关键词:专升本;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
作为正规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为大批专科生、高职生提供了接受本科再教育的机会。但由于专升本学生具有与普通本科生不同的受教育背景,使其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何正确引导专升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1.生源特点
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学习年限、生活环境以及群体数量上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机以及行为方式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专升本是他们专科阶段不懈追求的目标,大多数专升本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比较努力,有一定的自律意识。
2.心理特点
专升本学生不再像普通本科的新生,高等教育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管理模式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他们的年龄与普通本科的学生相比相对较大,加上经历过专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心理发育相对比较成熟,抗干扰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强;但由于自身经历特殊,最重要的是他们生活在普通本科生的群体中,并且所占比例较小,往往导致他们有意无意地因为“专升本”的标签而困惑。在与同年级普通本科生一起生活时,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自卑、浮躁、自负等失衡心理。
3.面临升学与就业压力
专升本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由于学习经历的不同,就业时,专升本的学生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另外在考研问题上,专升本学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与同学们谈心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心存困惑,他们担心研究生初试过关后,在面试时因为自己是专升本的学生而被刷下。
二、针对专升本学生特点有效开展工作
1.在工作中要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专升本学生的心理相对复杂,他们对外界环境,特别是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学会赞美学生,放大优点,缩小缺点。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言:“赞美可以让白痴变成天才”。尽可能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点,肯定学生一切积极的、正面的优势和特长,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习竞赛和技能大赛使他们增长自信,促使他们在与其他本科生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克服自己内心的不良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2.在工作中要舍得情感投入
在工作中要舍得情感投入,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专升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现实,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带着感情去工作。通过当面谈心、侧面了解或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经济状况。在谈心或座谈时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了解他们的爱情观、择业观、人生观,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反常情况及时进行沟通、纠正和指导。
3.以学生为本,做好服务工作
在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和渗透力的必要保证。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更多勤工助学岗位等,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因经济原因造成的负担和困惑。专升本学生处于普通本科生中间,尽管他们总是给自己贴上“专升本”的标签,但是还是担心周围的人给他们贴上特殊的标记,害怕面对别样的眼光。在一次升国旗活动中,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在看到普通本科班的班旗都在队伍的前列迎风飘扬时,心生许多羡慕,并因此而有一些遗憾和难过。笔者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学院沟通,加紧定制了班旗。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使笔者感觉到小小班旗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与普通本科生的相同待遇,更增添了学生的自信以及勇于提升自我的勇气。
三、专升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会
1.工作中要有细心、爱心和耐心
首先,在工作中要做到细心。目前,专升本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生活学习大都一帆风顺,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会遇到些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在学生工作中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耐心。耐心地倾听同学们的心声,耐心地为他们开导,心态平和地做一名倾听者和解惑者。
2.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从事学生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力争多学多看,使自身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并借鉴优秀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在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学生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弱势群体
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并经常向其他同学了解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中还要主动跟学生家长联系,调动家长来共同关心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目前,在校学生的父母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含蓄的,很少能够主动去关心孩子,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严于教子,殊不知鼓励与激励更能激发一个人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家长的被动关心变为主动关心,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亲情,让心中的爱去化解心结,让心中的爱使学生尽快走出阴影。另外,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要注重开导学生摆脱思想包袱轻松学习,阳光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4.创造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考研
专升本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是复习考研的黄金时期,引导学生抓住时机积极考研,并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请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会后有学生说:“突然发现对考研更有信心了”。还有学生坦言:“以前目标是锁定‘211’高校,现在我很纠结,真的很想报考一所‘985’高校”。笔者所带班级中学生复习考研人数占总人数的69%,无论考研结果如何,只要努力了,对学生而言都将是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在学生复习考研过程中,及时送上温馨短信,提醒他们注意休息、饮食、保暖。学生们发来短息:老师,今年的冬天将不再寒冷,在暖流涌动的冬季,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5.发挥资源优势,调动骨干力量
能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相对比较优秀,针对学生素质相对较高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保持优秀的习惯,并逐渐让优秀成为他们的一种品质,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学生中优中选优,让那些愿意为大家服务的、有活力、有热情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另外,工作中积极调动那些不打算考研的学生为班级工作的热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了“代理班长”这一新名词。代理班长的自我管理意识强,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并时刻准备着为班级服务。
6.提升学生内涵,展学子风采
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为他人所想。并明确制定班规,在任何荣誉面前,班干部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在同等的条件下要对普通学生礼让,让他们在换位思考中体会为别人所想的快乐,并让这种行为成为他们保持优秀的习惯。
在评先评优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同时评上一等奖学金的同学,因为名额限制,主动要求把一等奖荣誉让给另外一位;在优秀毕业生的评选中,同等条件下,找到工作的学生,主动将荣誉让给还没有签约的学生;在五四评优中,条件很好的同学将机会让给那些平时表现也很不错的同学,等等。这些点点滴滴让笔者体会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学生的豁达与谦让,相信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专升本的同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感动和骄傲。
四、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的普通专升本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专升本学生作为普通高校的特殊群体,如何引导专升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具有完善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3
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构成了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大批专科学生的毕业,专科升本科的需求逐年增大,“专升本”教育在迅速发展, 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将成为高等教育一个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如何克服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专升本科成人学生多数在职工作不能脱产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困难,并结合药学成人学生工作实践,提高学生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的能力,积极探索适应“专升本”科成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组织与考核模式是高等院校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社会对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定位提出了迫切要求。新时期医药专业的中心任务将是创制新药和合理用药。
创新药物的研究永远是药品研发和生产的主题,是药学学科发展的前沿。而合理用药是药学教育的另一主题,目前医院药学工作正面临着“从面向药品到面向病人”、“从以药品供应为主到以合理用药为主”的两大转变。同时零售药店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也将合理用药提高到一个新的重要高度。药学成人“专升本”教育的对象多数来自医院药房、药店、医药公司、药品零售批发及生产研发等部门,是受过大学专科教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专升本”教育属于专科后的继续教育,“专升本”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专业基础、专业课的教学上,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药学成人“专升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检验。北京大学药学院成人教育历史悠久,自50年代末就开始招收夜大学专科学生,20xx年开始招收夜大学专升本科学生,目前有夜大学专科、夜大学专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在校学生1200多人,为北京市医药行业在职人员素质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笔者结合本院多年的成人教育办学经验,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医、工的学科优势,对药学夜大学专升本成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组织与考核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探索成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单位与学校共同指导组织管理模式 1。毕业论文(设计)单位的确定药学夜大学专升本科学生均应在工作所在的单位完成不少于18~20周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院对承担毕业论文单位提出基本要求和条件,对一些有部分困难的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院帮助联系暂时没有工作的学生解决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单位。
2。导师的遴选学院选派讲师以上教师与学生所在单位指导人员组成导师组共同承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如在三级(甲、乙)以上医院(包括三级医院) 工作的学生,可选本单位副主任职称以上的药师担任单位导师;在三级(甲、乙)以下医院工作的学生, 可选本单位副主任药师职称以上或科室负责人担任单位导师;从事药品研发、生产领域的学生可选本单位副高职称以上人员担任单位导师;在药品零售、药品批发等流通领域工作的学生,选本单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或部门负责人担任单位导师。暂时没有工作需在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由学院教师担任导师。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4
文化艺术生产也属于一种生产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的关键在生产对象的不同,它的生产对象是精神产品,能够对人们精神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属于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
大部分文化艺术产品是为创作者自己或他人服务,有明确的目的性。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强化,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艺术生产由量变到质变,造就了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兴起。
1 文化艺术生产中的问题
1.1 文化产品平面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被现代技术所包围,人们所接收的信息各类、样式越来越繁杂多样,使整个社会更趋向于寻求一种平面化的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艺术生产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其内容更注重娱乐性,缺乏内涵,没有深度和广度更不存在历史感,使文化艺术产品发展逐渐平面化,而且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都是文化产业化造成的影响,如果不对其加以制止,会严重影响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1.2 文化艺术生产者面临的困扰
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艺术生产逐渐走向市场,文化生产者虽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带来的.严峻挑战,文化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需要顺应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在考虑到价值观和经济效益后,文化生产者在进行创作时就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从而影响其艺术水平的发挥,使文化艺术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从而也会影响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1.3 传统民族文化处境并不乐观
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在长期生产和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特色。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包括工艺制作、表演等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源泉。在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与市场文化间存在着鲜明的矛盾,由于其带有一定的特性而缺乏一定的共性而不被大多数消费群体所接受,使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甚至难以融入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中,严生影响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文化艺术生产的作用
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安全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冲突和矛盾不再受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源于文化层面的差异,所以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建设对于国家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的表现形式,将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具有传播和表现意识观念的功能,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与主流意识建设关系紧密,但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来说,文化艺术生产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宣传途径,这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是由处于统治阶层专门负责从事思想领域活动的部门的人员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国家级刊物、杂志、报纸等渠道进行传播。
文化艺术产品也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这部分属于大众文化生产,其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流通,有其自己的价值和魅力,起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但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作用不同,它更具趣味性和普遍性,更能够顺应人展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消费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文化艺术生产是服务于大众,为了追求市场销售量,会考虑人们才精神需求,即使在实现其教育、审美、知识等功能目标时也会带有一定的世俗性,会增加适合于大众的平面化功能,更注重娱乐性、休闲性和安抚功能的体现,而不以意识形态的宣传为主,但还是要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而不会因为味的追求市场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国家的核心利益。所以,要调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认清文化艺术生产的作用和责任,通过正确处理文化艺术生产多样性和一元化的关系,坚持在以国家的利益中心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使文化艺术生产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
3 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前景
3.1 商品化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势必要走商品化发展道路。文化生产艺术商品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文化产品不是物质产品,却要与物质产品拥有同样的流通手段,都需要依靠市场得以生存发展,而且只有通过将文化产品商品化才能实现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间的结合,即是文化艺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消费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且文化产品也有一定的成本,所以需要通过补偿、回报等形式支持其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商品化发展为文化艺术生产提供了发展平台和空间,使文化生产者获得相应的收益,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3.2 注意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扶持和保护
为了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认识到文化艺术生产的经济利益外还要着重保留文化艺术产品自身的特性,尤其是要保护那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精英艺术等一些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这即关乎大众的利益更关乎国家的利益,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护,对于文化艺术生产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健康的观念意识,并使其能够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服务。
3.3 文化艺术生产要遵守国家的调控和管理由于文化艺术生产关系着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社会公共产品的传播与提供等多方面内容,所以需要国家对其进行统一的调控和管理,通过政策、社会引导形成健康、积极的消费观,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相关法律保证文化艺术生产的规范化发展,采取有效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文化艺术生产进行适当地调节,以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涛 .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艺术生产问题研究 [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xx.
[2] 李涛 . 商品化 : 文化艺术生产的必然选择 [J]. 艺术百家 ,20xx.
[3] 马兴越 , 马英霞 . 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J]. 前沿 ,20xx.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5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专科毕业生的特点,从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学生学习形式、案例教学、教材改革等方面展开研究,为专升本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专升本;会计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要求提高学历层次。普通专升本是解决专科生现实社会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针对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如何培养专升本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本科教学目标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1.普通高校专升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升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类: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不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含有专科会计专业科的课程体系主要选择专科学习阶段开设过的《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选用普通本科教材再次开设。学习过这些课程的专科毕业生,会有重复学习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不强。另一类是不含有专科会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主要选择专科学习阶段没开设过《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等课程。非会计专业的专科毕业生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这些课程感到比较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学生专业水平差异化较大。会计专业性强,掌握好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专科学校会计专业。专科学校中大部分采用专科教材教学,少数专科学校采用本科教材教学,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同。还有一部分来自专科学校非会计专业。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又分为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如财务管理专业等)大部分学过《基础会计》课程,少数学生学过《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如计算机专业等)没有学过会计专业课,对会计专业了解不多。学生专业水平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学与工作实践要求有差距。专升本层次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具有多门会计课程专业知识。单一课程的案章节的案例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对学习形式的要求。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案例时,也会发现大部分案例并非实例,学术理性取向性强,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独立性,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
缺少专升本会计专业教材。
目前,专升本会计课程教材
选用随意性较大。虽然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教材多,种类繁多,内容各异,但极少有针对专升本层次编写的会计教材。在高校多数是选用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代用。专升本教学与本科教学对于同一门课程的学时安排不同,教学起点不同。选用本科教材,难以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了解本科学习与专科学习的区别,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普通高校专升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专升本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第一学期课程设置中需要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衔接。满足一部分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同学的需要。同时,提高会计专科毕业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本科层次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专升本教学应针对学生具有专科毕业证,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这一有力条件,设置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关系比较密切的《审计准则》、《审计案例》等相关的课程。
引导基础薄弱学生巩固会计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执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变化,引入职业资格教育。针对学生来自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特点,鼓励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会计专业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初级职称考试。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初级职称资格的成绩纳入培养计划,丰富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督促学生参加并通过考试。
开展跨域融合的会计案例教学。目前,专升本教学中开展的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一门课程某章节的案例教学为主,学习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丰富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以图片、新闻、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现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能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组织起来编写共用的会计教学案例。在编写案例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应用上。案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加以引导分析,开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案例讨论。
加强专升本会计专业配套教材建设。目前,适用于专升本会计专业的会计教材很少,大部分专升本会计专业都是选择与本科会计专业相同的会计教材,知识面面俱到,不利于提高专升本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了达到高校会计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学的,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尽量选择会计专业专升本专用教材。确实没有针对专升本的专用教材,选用普通本科通用教材时,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和授课时适当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适当选择教学难点和重点,增加与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实际案例。
综上所述,教育水平是培养和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衡量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专升本会计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从课程设置、学生学习形式、案例教学、教材改革等方面加以改进,对开展专升本教育的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6
1周末专升本学生特点
相对于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和七年制学生,周末专升本学生有以下特点[1]:
(1)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但因年龄偏大,相对理解力较强而记忆力较差。
(2)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但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级别的医院,知识和技能因教学要求不同而处于一知半解状态。
(3)学生规范化操作意识差,基本实践技能操作缺乏严格的统一标准。虽然临床医学教学己有全国统一标准,但受不同风格授课教师的影响,加之各实习医院及带教医师或多或少存在各自的习惯,学生“依样画葫芦”的学习方法必然导致基本实践技能操作不标准规范。
(4)由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常因值班耽误上课且课后复习时间少;英语基础普遍差,专业英语几乎为零。
2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法及经验体会
2.1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分别是本校20xx~2009级周末专升本学生,每年级学生人数平均为105名,这些学生主要来自重庆9区12县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单位的临床科室,少数来自主城三甲医院医技科室。
2.2经验体会
2.2.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日常教学已成为常规。多媒体具有将抽象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视觉、听觉还原的功效,能使原来必须依赖抽象文字才能表达的内容完全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手段生动呈现。因而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生动、具体、真实、形象化、多维化和情境化地呈现宏观、微观、过于抽象和机制复杂的,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贵的事物[2]。多媒体的这些特点使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能达到内容直观、材料丰富、抽象理论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留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参与教学,达成教学过程的互动,这样不仅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
2.2.2恰当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1969年首创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主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根据急诊医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始终以“患者急、病情急、患者家属急、医生应急切处理”这4个“急”为主导,除传统教学方式之外,恰当引入PBL教学法。如讲授心肺复苏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何为心搏骤停?如何判断、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相应解答,通过解答问题传授给学生相应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患者急诊病情的综合判断能力,使其心肺复苏抢救操作更加准确。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疾病抢救成功与否与病情的综合判断、抢救时间、操作流程密切相关,越早争取时间抢救,成功率就越高。
2.2.3充分引入病例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周末专升本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各基层医院的临床科室,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临床经验,对临床实际病例普遍有深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充分引入病例,保证每个章节选取1~2个典型病例,简明扼要且重点突出地介绍病例,通过分析病例,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诊断依据,同时,亦可分析该病例诊治经过中的得失,告诫学生应特别注意和高度警觉的关键。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急诊临床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急诊医学课程对临床专升本学生非常重要,教师应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临床专升本学生的理论与实际诊疗水平,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专升本法学论文选题 篇7
【内容摘要】 陆游是我国文坛上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爱国主义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表现有反抗外侵,抒发壮志未酬,揭露当局及关怀祖国人民之多。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家庭、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高贵品格决定的。本文就从以下这些方面来探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词。
【关键词】 诗词 爱国主义 渊源 具体表现
一、追溯陆游爱国情怀的渊源
处于南宋的文学家有很多,但为什么独有陆游的爱国情怀是如此的炽热呢?这不由得让我想去追溯其中的根源。
(一)家庭文化
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与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朝廷出力不少。他以国愁为念,常与主战派的士大夫在家谈论国事,这样使陆游从小就对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言行,为国献身的精神,对敌、对叛臣疾恶如仇的鲜明态度耳濡目染,对爱国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誓愿。 陆游老师对他的谆谆教导及言传身教亦是一个重要方面。陆游的老师大多是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其中曾几对他的影响最大。曾几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分子,写有不少抗金诗篇。他在《跋曾文清公奏议稿》中赠陆游说“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陆游亦以曾几为榜样,并向老师保证“名节倘全则是不辱门下”。 在这种熏陶之下,陆游把读书和救国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终成一名“中兴之冠”的大诗人。
(二)社会现实
北宋末年,女真贵族所建立的金政权逐渐强大,占领了北宋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宋朝只得偏安一隅。南宋初期,金统治者继续挥兵南下,国家严重分裂,百姓过着流亡生活。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坚决要求抗金;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强裂的爱国呼声。而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只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屈膝求和来换取东南半壁的苟且偷安。这样,和战之争开始了,爱国主义风格成为了许多进步作家追求的共同倾向。伟大的文人总是能自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其作品总是能自觉地反映时代的主题,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正是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战斗年代和为收复国土而英勇战斗的人民,造就了陆游这样一位民族战士和爱国者。
(三)个人遭遇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为力主抗金而被罢黜。正是因为这种崎岖的人生遭遇,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之情。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在收复中原已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真不愧是南宋爱国诗人最杰出的代表。 此外,陆游的个人修养是很严格的。强烈的是非观,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爱国先驱为自己的楷模,在个人生活上的严格要求,以及从前辈诗人的篇章中汲取的滋养,都是陆游具有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保证。
二、陆游爱国情怀在诗词内容上的具体表现
陆游的爱国主义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内涵丰富,具体表现为:
(一)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
由于诗人反对投降,要求抗战,使他一再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这样他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因此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带有沉郁,苍凉的色彩。如:《谢池春》中“壮岁从戎,朱颜青鬓,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度。”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山后所作。词中写自己蹉跎佛意,忆昔抚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阕回忆壮年时参与军机的往事。下阕写回乡山居的闲散生活,怅恨“功名梦断”叹息“流年”虚度,充分表现出诗人自伤朱颜已衰,岁月蹉跎,有杀敌之心,却无报国之路;有抗金之志,却无用武之地。词中将当年军中的战斗生活和目前乡居的处境和心情作了对比。强烈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既伤感又悲愤的复杂心情。
(二)对当局和投降派的揭露与抨击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爱国志士和诗人,陆游对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签定丧权辱国条约,苟延残喘的统治当局和卖国投降派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和愤懑。 词《桃园忆故人》(题华山图)的“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揭露了南宋王朝不愿收复失地的卖国行径;《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揭露了统治阶级刻薄寡思、卑鄙地打击坚持抗金的爱国战士们的罪行。在《醉歌》中,他揭露了“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的投降政策,因而造成了“穷边指淮肥,异域视京洛”的危险局面。他的《关山月》更是反对和议、批判苟安的名作: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首诗陆游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之情。诗人以悲愤的笔触谴责绍兴和议,谴责南宋贵族的荒淫误国陆游对于这些误国的权奸满怀愤恨。
(三) 表现反抗外侵、统一祖国、创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陆游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外族的入侵、本族统治者的无能,使少年时代的陆游就饱尝兵荒马乱之苦。成年后的陆游亦仕途坎坷,但他信念坚定,要做一名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的爱国志士。于是他“挺身而出,站在民族的立场,不屈不挠地斥责侵略者的罪行,揭穿卖国者的面目,并呼吁人民奋起抗争”。他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在《夜读兵书》中陆游也写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的确,陆游的爱国之情是很强烈的,他以社稷为重,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能富国强兵,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才能有所施展,可以创功立业,为受欺的祖国,受苦的百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
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是统一的。陆游的爱国主义很大一方面就表现在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上。他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例如他在公元1195年写的《农家叹》一诗,就是通过农民悲惨遭遇,勾勒了一幅阶级压迫图:“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梗。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豚?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概括了农民处处种庄稼,辛勤耕田地的情景。诗人通过对人民生活现状的描绘,深刻的揭示了官府苛取,豪绅兼并掠夺的情状。形象地描绘了老百姓处于朝廷、官吏和豪绅互相勾结,层层压榨的悲惨境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掠夺劳动人民的暴行。
三、陆游爱国诗词的艺术特色
陆游的诗词在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样,在艺术特色上,也呈现多样化,现结合他的诗词就此作些浅显的探讨:
(一)意境雄阔,气象浑成
雄阔浩壮是说诗境的特点,气象浑成才是立足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陆游的绝句上。陆游绝句有攀唐人高峰,模仿相同意境的迹象。此过程中,体现出雄浑的气象,厚实有力,表现而不张扬。作者社会生活丰富,作品内容充实,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切体验与关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清新流畅和含蓄的特点,并用以概括深刻的思想感情,厚重的感受,形象鲜明,内蕴深沉,呈现出与唐人极为相似的情况。他在凭吊前代历史,诗人结合历史(时间)、地理(空间)、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用激宕的情感、敏捷的才思,娓娓抒发,又慷慨激昂。
(二)激情满怀,格调高昂
在陆游的优秀作品中,是充满激情的。激情是指诗人本身具有的情愫和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深情厚意。中国传统诗歌尤其要求作者情感丰富。作品是作家认识的升华,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概括和提炼。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积累、感情因素会直接在作品中得以反应。陆游为人赤胆忠心,为文当然气格高昂了。
(三)善于记梦、以梦述怀
由于诗人破敌卫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他常常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如《楼上醉书》中诗句:“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月茵席留余起潸。”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致使他不能施展宏愿,所以他深沉地感叹年华虚度。“松亭关”只有在“梦中夺得”真令人悲叹不已!怪不得要“茵席留余潸”了。这一悲叹之句反映了作者收复河山的壮志虽屡遭挫折,但他的爱国雄心始终不泯。诗人常常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自己出师北伐时征讨金兵,穷追猛打的壮举和敌人。
(三)善于记梦、以梦述怀
由于诗人破敌卫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他常常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如《楼上醉书》中诗句:“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月茵席留余起潸。”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致使他不能施展宏愿,所以他深沉地感叹年华虚度。“松亭关”只有在“梦中夺得”真令人悲叹不已!怪不得要“茵席留余潸”了。这一悲叹之句反映了作者收复河山的壮志虽屡遭挫折,但他的爱国雄心始终不泯。诗人常常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自己出师北伐时征讨金兵,穷追猛打的壮举和敌人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的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字,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头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交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脱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落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丹心可鉴。 时代的特点,社会家庭的影响,加上多歧的人生遭遇,使得陆游诗词中充满了战斗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才华,使得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内容丰富而又具有积极的现实主义意义。金无赤金,人无完人。陆游作为一个多产作家作品数量之多令人叹服,他对中国整个文坛所做的贡献也令人赞叹。然而在质量上出现的内容贫乏、用意重复、词句雷同等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而且陆游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难免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这些并不影响后人对他作为一代伟大爱国作家的评价。
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文学上的瑰宝。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湖南文艺出版社
《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全宋词鉴赏辞典》(十七),中国妇女出版社
《陆游诗集导读》,严修巴蜀书社19XX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