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时间:2025-04-20 16:05:01 论文大全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有准备、有计划和规范化的写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供大家参考与收藏。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1

  [1]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索尔索,麦克林.实验心理学[M].张学民,周义斌,郑亚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55.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51-352.

  [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l].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

  [8]松居直著,季颖译.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9]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70.

  [10]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0-27.

  [12]赵娱.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一一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3]胡瞎.单亲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一基于能量驿站单亲母子家庭个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4]苏中红.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15]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

  [16]张彤.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7]程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18]赵惠美.亲子共学美语图画书运用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3.

  [19]王英.对中班幼儿绘本阅读的研究与指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4).

  [20]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疾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35(2):314-320.

  [21]刘海,杨洁.服务学习: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新路径--以美国的"午餐一读书伙伴"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0).

  [22]张兰萍,周晖.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

  [23]郑小瑜,林少曼,蒋嫣嫣.开发社区隐性课程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6).

  [24]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釆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5]赵章留,寇歲.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6]李丹,程赞.学前儿童在家在园亲社会行为的比较观察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4-27.

  [27]吴育红.游戏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价值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2).

  [28]胡金生,杨丽珠.教室中幼儿自发的助人行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47-48.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2

  ★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3

  [1]纪明莉.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58-159.

  [2]穆彦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9(10):188.

  [3]刘雨燕.基于音乐审美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究[J/OL].黄河之声,2019(18):89-90[2019-10-22].

  [4]黄亚.简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础教学改革[J/OL].黄河之声,2019(18):130[2019-10-22].

  [5]路树萍.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22-223.

  [6]史妙芬.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33-134.

  [7]刘昶智,韩骞赓."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J/OL].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0):120-122[2019-10-22].

  [8]田媚娜.技能大赛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230.

  [9]陈静.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7):191.

  [10]贾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OL].黄河之声,2019(16):98[2019-10-22].

  [11]王阳娟.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OL].黄河之声,2019(17):82[2019-10-22].

  [12]陶冶.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8):163.

  [13]祝晓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表演规范动作的探究[J].当代音乐,2019(10):138-139.

  [14]许配.发展性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7-28.

  [15]王金花.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32.

  [16]李冕.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18.

  [17]李天顺.亲历学前教育的一次跨越式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9(19):14-19.

  [18]杨眉.中国和德国学前教育制度比较[J].现代交际,2019(18):150+149.

  [19]贾福梅.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9(18):157-158.

  [20]鲍继艳.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基础课程设计探讨[J].现代交际,2019(18):215-216.

  [21]谈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9,39(18):115-116.

  [22]刘莉梅.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8):141-142.

  [23]林梓.中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J].北方音乐,2019,39(18):179-180.

  [24]祁瑞.基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8):217+221.

  [25]阮思蓉.学前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思路创新[J].北方音乐,2019,39(18):194+197.

  [26]王冬霞.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9(18):117-118.

  [27]张丽娟.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9):83.

  [28]陈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5):46-48.

  [29]周新悦.试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9(27):210.

  [30]孟庆莲.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能力浅见[J].青海教育,2019(09):39.

  [31].青海省学前教育阶段推广普通话工作方案[J].青海教育,2019(09):16-17.

  [32]王瑞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222.

  [33]郑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54-55.

  [34]刘颖,刘先强.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行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09):57-69.

  [35]莫睿.领悟社会支持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以贵阳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45.

  [36]王丽.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9(05):139-140.

  [37]贾少慧.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8-9.

  [38]张承宇.试论多彩光谱方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评价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97-99.

  [39]叶明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审美教育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7):233-234.

  [40]邓广峰.基于"课岗证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基础文化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北极光,2019(09):170-171.

  [41]张珊珊.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探索[J].北极光,2019(09):141-142.

  [42]刘静.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J].北极光,2019(09):132-133.

  [43]朱廷美.基于Moodle平台的学前教育手工课程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探讨[J].科技风,2019(27):29-31.

  [44]王旭,刘霖芳.情感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05):125-131+144.

  [45]周师虹.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1-142.

  [46]刘洋.传统陶瓷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57-158.

  [47]张现睿.浅析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52-153.

  [48]肖鑫鑫.信息化时代背景下APP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创新与应用探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9):132-135+139.

  [49]宁灵芝.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9):159-160.

  [50]叶晓红,邱心雨.学前教育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93-98.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4

  摘要: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课程双向渗透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思考

  如今,幼儿师范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型必修课程。由于当前技校生的特殊学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实用的美术技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进入幼儿园任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定位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同时其能力要求为能观察分析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独立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掌握幼儿心理特征,研究制订幼儿园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能组织完成学龄前儿童体、音、美、舞等艺术活动,能进行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和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具有与家长沟通和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因此,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总目标相契合,即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美术的特点、审美价值及评价标准,帮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使幼儿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幼师人才,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就美术教学来说,笔者就发现不少技工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力量不足。许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理工科,相应的师资也主要以理工专业为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美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上当前技工院校的待遇偏低,许多美术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技工院校任教,这也造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正在许多技工院校出现。其次,技校生的学情不容乐观。要学好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但近年来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技校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特别是美术、音乐的基础素养,学生更是缺乏。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越来越困难,从而慢慢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学设施建设不足,按照国家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要求,学校必须有美术教室,教室中要配置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画架、素描模型以及各类雕塑用具等,这些对于许多技工院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开设班级较少的学校,更是觉得将大量资金投入美术教室建设是“得不偿失”,这样就迫使教师在缺乏必备的教学设施的课堂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三、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

  幼儿美术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幼儿教师如何解读儿童画中蕴含的情感,如何欣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又如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儿童观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引领幼儿步入艺术的殿堂?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美术专业教师认真探索。为此,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具有专门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师。其中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必须受过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培训,并对学前教育实践有一定了解。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可从别的院校引入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应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一定专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其次,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关注课程改革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之,全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系统的课程教学是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的着力点与出发点,也是使美术教学贴近幼儿教师岗位实际的必然要求。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5

  摘要: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美术素养以培养儿童的美术能力。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情况看,美术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较为有限,学生在课程内的学习难以达到未来工作岗位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该文对当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术素养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学习途径

  儿童美术教育是将审美和教育相结合,并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审美活动提高儿童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促进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美术素养。

  一、《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术素养

  美术素养是指个人了解与学习美术知识之后,所形成的与之相关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以及参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包括与之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较高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个人发现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它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这是因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为一种涂鸦式的抽象画形式,具有模糊性与不具体性等特点,这些与抽象绘画艺术的构成形式非常相似。对儿童的这种抽象绘画进行赏析,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因为这时画得像不像已经不能作为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了。抽象绘画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形式,它所描绘的对象大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观者需要从点、线、面的构成与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赏析绘画作品。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立足大的美术观、把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此外,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等日常工作中,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力。

  2、基本的造型能力在美术范畴中,造型能力是指能够准确、概括、完整地把握物体造型的能力,通俗的理解就是对创作对象形状的观察、理解以及对物体外在和内在的形体结构的把握。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可见造型能力对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造型能力可以说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如果连基本的造型能力都不具备,抛开绘画课程不说,就连欣赏课程或者手工课程都难以展开。如,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很多时候需要对作品中的造型进行赏析。又如,在开展折纸活动时,对于折纸图解的空间性解读和对折叠处在整个纸张中的大概比例的把握也对教师的美术造型能力提出了要求。此外,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一般需要教师参与其中,有些环节甚至需要教师绘制完成,所以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

  3、灵活运用色彩的能力儿童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更容易被鲜艳的色彩吸引。在美术教学中,缤纷的色彩对于儿童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幼儿园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对色彩的好奇心,积极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较好地感知色彩在各种对比、调和中产生的变化,并能根据需要正确地掌握和配置色彩关系,灵活运用色彩和搭配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阶段人们并不能完整地解释人的情感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人的心理状态。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心理系教授格罗姆在研究儿童通过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的实验中,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是喜欢用色彩表示不同的心境状态。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正确把握色彩的情感知识后,能够通过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进一步了解儿童的情绪和心境。

  4、扎实的手工制作能力手工制作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包括纸艺、布艺、泥塑等内容。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到要“解放孩子的双手”。手工活动对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概念以及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手工活动都是以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为基础,简化制作工具后发展而来的,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制作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制作。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虽然各高职院校在具体的.美术课程学习模块与学时上有所差别,但总体的学习内容都是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在美术素养方面的要求为基础,由美术鉴赏、图案、绘画、手工几个方面整合而成。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美术课程设置情况如下:本课程的名称确定为“美术应用与实践”,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基础教学模块共计64学时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素描基础、色彩基础、美术欣赏和手工制作等。第二学年完成“应用教学模块”共计64学时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有简笔画、泥工、装饰画以及各种绘画形式的学习。第三学年完成“职业能力模块”共计32学时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美术教学法、教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美术活动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美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这以前,美术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不受重视,即便开设了美术课程,也是倾向于技能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十分片面的,而且课时量较少。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况看,除了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其他学生的美术素养较为缺乏。而美术高考生也只是经过了几年美术造型基础的学习,这样的美术教育是有偏差的。总体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存在不足。基于这个情况,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包含素描基础、色彩基础等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此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数量较多,按照教学计划,每周只有两个学时的美术课程学习时间。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课程呈现出学生美术基础差、课程学习内容多、课时量少等问题。美术课程学时是在整个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后安排的,要想通过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量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拓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学习的途径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习途径拓展的措施

  1、开设美术课程兴趣小组

  一般来说,兴趣小组是将课程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且对本课程有着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组织起来,在课余时间开展课程学习活动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学生人数有限,但是带来的积极效应是能够放大的。因为小组成员参加学习活动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小组成员通过兴趣小组能够获得成长,进而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能被带动起来。同时,教师可以将这种正面的影响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请兴趣小组的成员担任组长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兴趣小组时,小组学习内容可以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并超前于班级的学习进度,这样兴趣小组成员在辅导其他学生时就能更加准确、有效。开设美术课程兴趣小组不仅能够提升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于提升小组成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开展美术兴趣小组学习活动前,应该配备负责教师。小组的负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前做好计划,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特点,主要安排绘画、手工、欣赏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可以参考小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点,为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氛围,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学习时间和地点上要有具体的规定,兴趣小组管理应规范化,保证学生准时参加活动,这样小组的学习活动才能持续开展。

  2、举办画展

  利用校园资源举办画展,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所,如走廊、空教室、教学楼大厅等,这样有利于画展的持续举办。画展看似只为个别学生提供了展示美术才能的机会,实际上它对于渲染校园艺术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都是有帮助的。举办画展前,应在校内广泛征集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拟定一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限制作品的表现形式,绘画、摄影、手工均可,为学生的创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特长与个性。虽然最后展出的作品数量有限,但在征集过程中,为画展做准备的学生人数肯定是多于这个数量的,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学生群体对于美术的关注与兴趣。同时,为了不打击落选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展示所有投稿学生的作品。

  3、互联网课程学习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影响人们的交往、工作和学习等方面。互联网有着资源丰富多样、时空跨越性、信息更新速度快等优势,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学时安排的有限性和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决定了教师只能讲授基础知识,所以美术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课后,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并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程继续学习。教师提供的互联网教学视频应该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自行选择巩固课堂练习或延伸课堂练习。同时,教师可以借用微信平台向学生分享美术相关的有趣的信息,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完成的美术作业发到朋友圈,通过朋友圈与教师、同学、朋友甚至家人交流学习情况。互联网不仅能够为美术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改进师生交流的方式。

  4、充分利用美术馆等社会公共资源丰富学生的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馆具备独特的教育资源,即艺术收藏品。美术馆开展的教育活动多样,除了陈列艺术品的形式,还有名家讲座、艺术家公开制作、开放工作室、公演会等,这是很多高校都无法具备的。美术馆有着相对先进的设备,部分美术馆还配有讲解员,并且场地较大,相较于美术课堂,可以展开大规模的美术活动。所以,美术课程应该利用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将美术馆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大多数学生的观展经验较少,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展活动。参观画展看似简单,不过是进入美术馆后走到每件艺术品跟前看一看,但学生如果以这种无目的的方式参观展览,最后有可能一无所获。所以,教师应该分三步对学生的观展活动进行引导:第一步,在学生参观以前,教师应该为美术馆的艺术展做一个导览,向学生介绍展览的基本情况和参展画家的简介。第二步,为学生分析、讲解艺术展的典型作品。第三步,针对此次艺术展览作品进行再创作。观展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展后的感受,再请学生根据此次艺术展中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学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5、手工体验馆

  美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课程课时量较少,而且学校资源有限,如陶艺类的课程内容是无法在课堂上展开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到陶艺店或其他手工体验馆学习、体验。虽然这种学习形式需要消费,但新鲜的内容仍然能吸引学生。任何一种手工艺品的制作,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方法、步骤的确定,从动手制作到不断修改和调整,都是一个提升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创作过程中,个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融是其他学科都无法取代的。此外,绘画与手工看似相去甚远,其实内容是相通的,主要通过色彩、造型进行创作。所以,制作手工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美术综合素质的过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将绘画、欣赏和手工等内容压缩成一门课程,而且在学时安排上仅为每周两个课时,要想进一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拓展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途径就显得非常迫切。笔者认为,通过上述学习途径,可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美)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李苏,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樊钰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5).

  [4]孙彦.论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关联性.大众文艺,2013(3).

  [5]晁树梅.有效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方法.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9).

  [6]范帆.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展开“微信教育”探讨.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范例 篇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